“咳痰喘”經常被認為是一些感冒癥狀,但持續幾個月不見好就要當心了,這也許是患上哮喘或慢阻肺的信號,得趕緊去醫院查一次肺功能。
呼吸慢病 診斷要“快”
不論老人還是小孩,當“咳痰喘”這三個癥狀幾月不愈,最好做一次肺功能檢查。診斷下“咳痰喘”的病因是否為哮喘或慢阻肺。千萬別等到急性發作了,上樓都喘不過氣兒才上醫院。對于哮喘和慢阻肺這兩種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疾病來說,治得越晚就越不好治。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早期診斷慢性呼吸疾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肺功能檢查。即使最簡單的肺功能檢查儀,也可以篩查出70%的呼吸慢病。目前,診斷太晚是慢性呼吸疾病治療效率低的重要原因。鐘南山院士提醒,如果早期發現、規范治療,慢性呼吸疾病有很多是可逆的,特別是哮喘。
最大誤區:“發作了再治”
對哮喘或者慢阻肺病人來說,最大的誤區是“發作了才用治,病情好轉就可以不管了”。很多患者平時沒有很好地維持治療,直到急性發作的時候才來治療,治療好了后又不管了。鐘南山院士說,慢性呼吸疾病發作一次就加重一次,很快會惡化。統計顯示,慢阻肺病人每年有三次以上的發作,五年存活率只有50%左右。
因此治療好轉后,平時也要給予少量的藥維持治療,并預防急性發作,對哮喘和慢阻肺才最有利。如果兒童哮喘平時不加以控制,成年后會繼續為哮喘所困,甚至發展為慢阻肺。慢阻肺發作會對肺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慢阻肺病人如果發作時才治療,肺功能也許已經降低到正常人的一半,想要逆轉就已經很難了。
現在已有的藥物可以有效減少疾病發作,使患者平時保持較好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質量。目前,病人還可選擇霧化吸入治療,除了起效迅速、效果好外,全身不良反應也少。
呼吸慢病規范治療基礎差
呼吸疾病是一種需要持續治療的疾病,首診、首治通常在基層醫院,因此,基層醫院的規范診療很關鍵。
鐘南山院士指出,基層醫院的呼吸疾病治療存在幾個問題,一是必要的診療設備不夠。二是對患者大多根據癥狀診斷,沒有肺功能檢查。三是治療較落后,很多比較現代化的治療用藥并沒有用到基層。四是急性發作才治療,發作過后好點了就不大管了,平時疏于管理。
為提高基層醫生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診療水平,由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主辦的“2016年中國基層醫生慢性呼吸疾病規范化診療項目”日前啟動,將對15個省市自治區的1000家基層醫院,3000名呼吸系統疾病領域的基層醫生進行規范化診療培訓。(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