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療法 讓癌癥不再是絕癥?
每年11月“全球肺癌關注月”即將到來,10月中旬瑞士諾華公司在“創新為患者:轉變癌癥治療進入新紀元”活動上,公布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眾癌之首”,在北京3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上升,其中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這的確是個壞消息。更糟糕的是,盡管癌癥死亡率在發達國家日趨降低,但在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卻在攀升。據統計,目前亞洲的癌癥病人610萬,幾乎占全球一半,410萬病人死于癌癥。有專家預言,到2030年亞洲將增加約40%的癌癥病例,達1千多萬人,約有750萬人會死于癌癥。那么,在醫藥研究和臨床治療上,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夠遏制這種狀況,讓癌癥不再那么可怕呢?
創新技術制備多種抗癌“武器”
人類的抗癌歷史很長,曾嘗試過多種方法但都告失敗。原因在于癌細胞是人體自身健康細胞變來的,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小,很難找到一種武器只殺掉癌細胞而對健康細胞無害,并且對處于癌癥晚期病人的治療方法很有限。而現在在醫學上,通過創新技術已經制備出越來越多的對付癌癥的“武器”。
諾華(中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臨床項目負責人之一安德莉亞·邁爾斯博士對記者說:對于癌癥有清晰的理解,才能開發出更好的藥物。其實癌癥是細胞疾病,細胞生長和增殖過程中,通常會通過信號通路從細胞外接收信號,其中的分子在相互作用下依次傳遞信息,告訴細胞應如何反應。如果有一些細胞被非正常激活,會“教唆”正常細胞做出導致錯誤行為的決策,猶如多米諾骨牌的連鎖效應,會導致癌癥的初步形成。在非正常細胞的影響下,癌細胞的增長和發展不可控制進而演變為癌癥,肺癌、乳腺癌及皮膚癌等均是如此。
諾華研究人員觀察細胞層面,進一步發現癌癥屬于DNA疾病,于是深入了解疾病的基因組學原理,根據DNA的改變,通過創新技術,特別針對信號通路研發癌癥藥物。在治療方式上從組織器官層面向基于基因突變治療方案改變,并根據癌癥不同情況設計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
邁爾斯介紹說,重要治療方法之一靶向藥物療法,主要的理論依據是尋找一些最關鍵的腫瘤細胞內部的變化,有助識別癌癥的具體細節,從而找到更適合的療法和藥物進行治療。如腎癌,我們需知道腎內部一些DNA情況,搞清到底其中哪種基因發生突變,然后針對性地設計有效的治療方案,以阻止或改變其中的基因突變。
免疫療法在治療癌癥方面是全新而重要的領域,過去兩年突破巨大,未來前景不可估量。免疫系統是關于細胞組織和器官復雜生理網絡,將其激活可以“揪出”隱藏在人體內的癌細胞,讓病人自身產生力量有效抵御癌癥。免疫療法能幫助人體識別并攻擊正在生長的腫瘤。
此外,在藥物研究中還可采取聯合性療法——靶向療法+免疫療法,如同“組合拳”更大力度地打擊體內癌癥勢力。
有望把“癌”轉化成慢性病
人們往往“談癌色變”,認為癌癥就是不治之癥,時日不多,于是總希望能夠把癌癥病人徹底治好,消滅癌細胞,但是經歷多年,這個目標看起來不大現實。然而,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的一番話令人眼前一亮:“盡管現在的癌癥發生率很高,但并非是不治之癥。現在醫學研究帶給我們一個好消息,即可以把惡性腫瘤轉化成慢性病。”
他解釋說,對晚期癌癥的治療,從觀念及整個治療過程中應有所改變,即帶“瘤”生存。研究發現在適當的條件下癌細胞可以伴隨著人體長期生存,類似于高血壓、糖尿病樣的“慢性疾病”。
在臨床上能做到嗎?“這是很有可能的。”吳一龍答道。二十年前肺癌晚期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0個月左右,而如今通過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可以延長到三四年。由于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肺癌患者中,因基因突變致癌在所有相關患者中占30%;患腺癌的占了50%,而這些病人目前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藥物治療。
并且,這些年來針對肺癌采取精準藥物治療,只要靶點找得準,可使患者生存達到三年以上。而且,從去年開始我們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肺癌的耐藥機制,針對耐藥反應進行精準治療,有可能還會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二三年。現在又發現了新的免疫治療,如此加起來完全可以實現讓一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生存達七八年。
有人可能會對這個延長時間并不滿意,而實際上一些嚴重慢性腎病即使做透析的平均生存時間也是只有幾年的時間。所以,癌癥與身體共處到七八年就可以算是慢性病了。
早期防范勝于末端治療
盡管,人類在抗癌的道路上制備了很多新藥,但從病情發展的整個過程來看,基本屬于末端的治療,在癌癥的預防和早期篩查檢測方面是否能夠加強防范,減少或避免癌癥的發生呢?
首先,找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癌癥高發,防微杜漸。
諾華腫瘤新興市場負責人約翰·凱徹姆分析道,亞洲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時也帶來一些副產品,如生活習慣變得不健康,很多人有抽煙習慣,而這與癌癥發生率有強相關性。在美國,抽煙得到控制后,肺癌的發生率也得以控制。另外,很多人工作時在辦公室久坐,缺乏體能上的運動。還有在飲食上吃肉增多,不注重膳食平衡。
此外,一些中低收入的亞洲國家和地區,70%的癌癥到了晚期才得到確診,造成少于50%癌癥病人基本上在得知患病后只有約5年壽命。此外,診療的基礎設施有限,很多病人因為一些基礎設施的限制,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醫療照護。
吳一龍指出,我國應將工作側重于在癌癥的早期發現,因為預防癌癥是一項非常復雜系統工程。對于外部環境,政府應多著力改善。因為大氣、水和土壤的污染對人體基因的影響不同,這給后期藥物研發帶來更大挑戰,增加了制藥的復雜度。
他強調,我國有待建立完善的抗癌體系,在體檢方面要加強重視,越早發現癌癥,越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因為發現越晚,可以選擇的治療措施和藥物相對越少。另外,加強地方縣級醫院對癌癥基因診斷和篩查基礎設施建設,以減少晚期癌癥的病例,可大大提高生存率。再有,加速一些抗癌藥物納入醫保體系的速度,以保障讓更多的病人可以負擔得起藥費,而不放棄治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