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av东京热无码专区免费,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人民網
人民網>>健康·生活>>科普要聞

老年人,該如何當好“婚戀E族”?

2016年11月29日09:15 | 來源:中國婦女報
小字號
原標題:老年人,該如何當好“婚戀E族”?

清新時髦的網絡語言、五花八門的網絡表情、開放活潑的網友對話……曾幾何時,這些看似與老年人相去甚遠的“觸網”經歷,如今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隨著我國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聊天交友已經在老年人群體中廣為流行。與老年網民的“觸網”經歷相伴而行的是,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空巢獨居的老人接近1億,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單身。

當網絡交友的開放性和廣泛性與單身老年人的擇偶需求“相遇”時,就催生了一批想通過網絡交友、戀愛甚至結婚的老年人“婚戀E族”。然而,他們在享受互聯網便捷的同時,不少老人在網上不慎交到了損友、賊友,被騙走錢財,懊悔不已。老年人在網絡交友過程中,如何辨別“陷阱”和“餡餅”,在滿足擇偶需求的同時有效地防范和規避風險,需要時刻擦亮眼睛。

單身老人的網絡“紅娘”

網絡交友,的確已經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囿于狹小的“街坊式”人際交往圈,他們轉而“觸網”,在廣闊的網絡中獲取信息、豐富生活、互動交友。

打開QQ,搜索關鍵詞為“單身老人”的QQ群,“深圳單身老年人交友”“北京老年單身婚戀”“單身老年人征婚交友”……以“老年人婚戀”為主題的QQ群不勝枚舉。在這些群QQ里,往往有數百位成員,年齡基本都在45歲以上。

在一個名為“深圳單身老年人交友”的QQ群內,有數百位群成員,這個創建于今年3月份的QQ群在群公告中寫道:“子女已經長大,自己還是單身,希望在深圳的單身老年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伴侶,相扶到老,群友可以私下互動聯系,若有欺騙、騷擾或違法之舉,請及時通知我或舉報,會做相應處理或訴諸法律。”

“艾灸對人體有一定治療作用,但也有禁忌,不是人人都可以”“剛和女兒吃完飯,不知道為什么,又失控了,想起了去世的老伴兒”……QQ群內熱鬧非凡,消息不斷刷新,眾多單身老人互訴生活煩惱、交流生活經驗。一位單身老人則直接表達出了自己的心聲:“我想有個家,一個溫馨的家,一個充滿愛意浪漫滿屋的家,一個舉案齊眉相互理解包容的家,一個子孫繞膝充滿生機的家。年齡小的請勿擾,謝謝加我和關注我的姐妹。”

群內一位64歲的女士告訴記者,這個QQ群內的成員都是單身老人,由于大部分都已退休在家,有很多時間可以在群內聊天交友,這里就像他們的一個港灣。“大家可以盡情訴說生活中的煩心事,也可以表達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可以做普通朋友,也可以發展成為夫妻。”她說,群內已經促成了幾對單身老人,他們都退出了群,因為群內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一旦找到老伴,必須馬上退群。

這些單身老年人交友群,不僅成為老人們傾訴、交流的平臺,有時他們還會相互邀約一起出游。在一個名為“北京老年單身婚戀”的QQ群里,老人們相約到北宮國家森林公園一日游,眾多群成員紛紛相應。一位群成員告訴記者,他們經常組織去北京周邊爬山、遠足,“可以說,是網絡充當了‘紅娘’,給我們牽線搭橋,促成了一些單身的老年人在一起。”

不僅是在QQ平臺上,一些微信、網站、APP也關注到了單身老年人的需求,吸引了眾多單身老年人的目光。通過這些線上平臺,一些單身老年人的人際交往圈得以拓展,并最終找到了另一半,實現重組家庭的愿望。

網上找到“黃昏伴侶”

一方面,可供老年人婚戀交友的網絡平臺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老年網民及單身老年網民的數量也在持續增長。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在北京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其中,60歲以上年齡段的網民占比為3.7%(2627萬人)。國家統計局今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按照目前全國擁有2627萬60歲以上老年網民計算,我國老年網民占老年人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了11.8%,這也意味著,我國每10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就至少有一名是網民。隨著老年網民所占人口比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單身老年人有了更多機會在網上尋找另一半。

64歲的李先生和59歲的劉女士都是上海人,他們各自離婚已有20多年。兩個人在上海一家專門面向老年人服務的網站上認識了。他們經常相約在論壇和聊天室聊天,并漸生好感。兩位老人還參加了該網站的網友年會,正式見了面。

劉女士剛開始還有些害羞,但經不住一幫老年網友的“起哄”,最終答應和李先生談戀愛。如今,這對網友已經正式結為夫婦。

這家網站負責人說,通過他們網站相識后,至今已有4對老人“網戀”成功,攜手走入婚姻。

也有一些中老年人是在孩子的鼓勵下才下決心到網上試一試。

李麗(化名)今年57歲,是位離異的單身母親。從兒子4歲起,她就獨自撐起一個家。去年,兒子考上了大學,因為寄宿,每到周末才回家。兒子怕母親一個人太孤單,就動員母親找一個老伴,并幫母親在一家大型婚戀交友網站上登記了資料。

“我一個人生活了這么多年,并不急著找老伴。一開始上網交友,只是出于好奇。”李麗說,有一天,她在網站上搜索本地50歲~60歲的單身男士時,跳出來許多符合標準的男士,她選擇了一位比較有眼緣的打了招呼,沒想到得到了熱情回應。經過了解得知,這位男士現年57歲,4年前喪偶。經過一段時間的網絡聊天,他們互生好感,于是兩人開始約會。短短4個多月后,他們便決定一起走入婚姻。

“餡餅”也會變成“陷阱”

“交友容易,征婚難!”QQ群中一位單身老人感嘆到,在網絡上雖然能夠認識天南海北很多有著相似經歷的老人,但僅僅適合做普通朋友,“一旦回到現實中,各種問題就來了。”她說,網上有些老人只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甚至有些并不是單身卻聲稱自己單身;有些雖然認真卻因異地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有些人抱有一定目的,為了對方的房產或存款等。

然而,老年人網絡婚戀讓人擔憂的不僅僅是“不真誠”“有目的”,一些老人在網絡婚戀交友的過程中,甚至面臨被詐騙的風險。

山東省濟南市的王大爺就遭遇了網上交友騙局,被騙走數千元積蓄。

年過六旬的王大爺退休后便一直賦閑在家。由于老伴早已去世,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兒媳便給他買了一臺電腦,為其解悶。隨著電腦操作的不斷熟練,王大爺開始越來越喜歡上網聊天,也因此萌發了“在網上找個老伴”的想法。

在網上,王大爺結識了一位名叫“懂你”的女網友,在交流中,“懂你”稱自己是一位52歲的單身老人,和女兒一家住在山東,也想找個老伴共度余生。在聊天中,王大爺把自己的真實情況毫無保留地如實告訴了她。

一天晚上,“懂你”突然告訴王大爺,稱自己突然查出患上了腫瘤,急需一筆手術費用。王大爺二話沒說便往對方提供的賬號里面匯了3000元人民幣。當天晚上,“懂你”在QQ上對王大爺表示感謝,但又稱醫生表示還差2000元才能住院。深信不疑的王大爺隨后又匯了2000元。但“懂你”從此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直到此時,王大爺才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騙子,心中難過不已,猝然病倒。

無獨有偶。有媒體曾報道,天津市60歲的趙女士于通過QQ結識了男子羅某,很快趙女士墜入愛河。不久羅某稱買車缺錢,找趙女士借走5000元錢。沒過幾天又說生意上差5000元資金周轉,就這樣多次騙走趙女士人民幣總計14萬元。兩個月后,趙女士發現羅某人間蒸發了,這才察覺到被騙。

注意保護隱私,杜絕錢財借支

長期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負責人盧明生律師認為,網絡擇偶模式客觀上擴大了交際范圍,給真誠想擇偶的單身老人帶來了極大便利,但相應的風險也隨之擴大。

他認為,網絡擇偶模式缺乏審核機制,亦無責任承擔主體。無論是QQ群還是微信群,召集者多為熱心人士,純屬公益。入群及出群均為自愿,無論是群主還是拉群人,均沒有審查入群人員的能力及義務。這便難免混入“不懷好意”之人,要么是通過假意戀愛欺騙;要么是借助老人基于對群的信任,對老人兜售各類保健、理財、旅游等產品騙取老人錢財。因平臺本身無審核義務,既加大了老人交友風險,若情感、錢財被騙時,亦難維權。

同時,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是,老年人的網絡風險識別能力較差,隱私信息易泄露。老年人運用網絡技術的能力相對較弱,防范網絡風險能力則更差。一些老人知道如何上傳信息至網絡空間后,常會急于分享自己的家庭信息供好友分享,而不注意私密保護。其他人可以輕易從網絡空間了解到老人的家庭成員、居所、經濟狀況等信息,無形中給家庭風險留下隱患。而有人則可能故意上傳虛假的信息,虛構家庭情況,以蒙蔽潛在的交友對象,誘使老人上當受騙。

此外,在盧明生看來,網絡交流難呈現真實性格,與現實生活易生矛盾。網絡交流中常限于文字、圖片,另一端很容易隱瞞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一方對另一端的文字表達亦容易僅憑自身感覺領會。網絡溝通可能很快就能互生好感,這也是為什么網戀容易產生閃婚的原因所在。而即時聊天工具文字表達的局限性,又容易產生誤會,稍不注意亦能無端傷情,甚至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老年人通過網絡擇偶時既要認識到它的便利性,也要注意到它的局限性與風險性。在注意自身及家庭隱私保護的同時,審慎交往,杜絕任何的錢財借支。當然,一旦有何風險應及時告知家人并報警。”盧明生建議。(記者 韓亞聰)

(責編:許心怡、權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