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av东京热无码专区免费,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人民網健康·生活

婚姻總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金苑

2019年06月18日16:17 來源:中國婦女報

雖然發達的高科技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網絡互聯,交流溝通。但從進化心理學上看,人類更習慣在關系中生活,特別是遇到困難、遭遇痛苦、身體不適時,非常渴望親人的呵護與關心。

集才、貌、智于一身的女神林志玲終于嫁人了。

一直以來,林志玲都不避諱婚姻這個敏感話題。在她接受采訪時曾說過:“我不會因為工作太忙,而不去期待愛情,我可以為愛情放棄事業,婚姻和家庭是我追求的終點。”也正因此,在做了8年朋友,然后正式交往6個月后,44歲的她就真的決定跟小七歲的AKIRA結婚了。

近些年來,不愿走進婚姻的人開始多了起來。2018年8月一項來自民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結婚登記率已連續4年下降……

在知乎上,題為“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的討論,吸引了3000多人參與,成為上榜熱門。有人說,女性結婚生孩子,生活質量下降,沒有從婚姻中得到應有的享受,而是沒完沒了的付出;有人說,如果婚前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結婚,肯定是毀了此生毀來生,不光自己受苦,孩子還受罪;有人說,對父母的婚姻很失望,也無心走進婚姻……這或多或少都表明,在婚姻這件事上,人們的心理已發生變化。

然而,我要說的是關于婚姻的好處,依然有著強有力的佐證和研究結果。

首先,介紹一個最有名的心理學研究結果——哈佛大學持續78年的“格蘭特研究”。該研究始于1938年,研究的對象是268名身體健康、適應良好的哈佛新生。這項最初由格蘭特出資,喬治·瓦利恩特等主持的心理學研究,對被研究者5年體檢一次,15年一次訪談,并進行各種心理測試,主要記錄他們的職業起伏、婚姻狀況、為人父母以及祖父母的生活,以及如何度過老年。最終得出如下結論:

友情、親情對幸福至關重要。親友的情感支持能讓他們沖破人生的重重艱難險阻,并持久地享受甜美的幸福。

生活中唯一重要的是情感聯系。一個人可以事業成功、富有、健康,但如果沒有能給予他支持、充滿愛的情感聯系,他不會感到幸福。戈弗雷參與格蘭特研究時,人生前景黯淡,但在去世前,他是最幸福的一個。瓦利恩特說,“因為他終生都在尋找愛”。

人際關系越緊密越好。瓦利恩特的一個同事讓我們看到,除非一個人能夠真正體味到甜蜜的愛情,否則他的幸福水平就無法躋身前10%。美滿婚姻很重要:40%的已婚人士認為自己“非常幸福”,而從未結過婚的人,這一比例只有23%。

因此,主持這一研究多年的瓦利恩特說,生活中唯一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你和其他人的關系。

為什么關系對人類如此重要呢?

海特說過“人類像蜜蜂進化而習慣生活在高度社會化群體中。”雖然發達的高科技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網絡互聯,交流溝通,但從進化心理學上看,人類更習慣在關系中生活,特別是遇到困難、遭遇痛苦、身體不適時,非常渴望親人的呵護與關心。這種關心是無法隔空在微信里問候一下,或是打個電話安慰幾句就能達成的。而是站在你眼前的這個人,是身邊的這個人守候著你,聽你絮叨他的煩惱和痛苦,在你生病住院時,他坐在你身邊,握著你的手,疼惜的目光看著你,甚至為你著急落淚……

快樂的、溫馨的親密關系,讓你能夠感到溫暖,感到體溫的撫觸,感到愛的流動。人老了之后才發現,金錢不等于幸福,愛才是真正重要的!

那么,該如何獲得幸福的婚姻?

1.順應時代,改變經營感情的思維模式。

我們之所以恐懼婚姻,是害怕受傷,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覺。其實,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與時俱進,改變經營感情的思維模式。

時代的變化必然對婚姻有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老觀念中,又怎能不出狀況呢?

如果拿出一部分時間了解婚姻,了解時代變遷給婚姻帶來的考驗,就不會覺得夫妻相處是極其困難的事,就不會覺得男女相處為什么那么多的煩惱。

事實上,許多人可以接納最先進的科技,卻不能接受婚姻也需要隨著時代變遷“更新換代”不斷升級的需求。我們允許自己的身體走進新時代,卻依然用過去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與愛人相處。

以開放的、學習的心態進入婚姻,并不那么可怕。比如林志玲的新婚丈夫AKIRA所表態的那樣:“不論任何時刻,(志玲)都以笑容接受我、包容我。那份溫柔,更讓我真心渴望,能帶給她最大的幸福。雖然自己還有需要成長的地方,但我今后一定會好好珍惜。”只要愿意學習,愿意成長,婚姻沒那么可怕。

2.主動追求你想要的親密關系

很多人覺得,女生追男生不合適,以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坐等愛情“駕到”。但事實上,有些我們認為不能逾越的鴻溝已經在慢慢破冰。要知道,沒有糟糕的婚姻,只有不善經營的感情。

我始終認為,相信愛情和婚姻,它是有魅力的。

(作者系中國社工聯合會婚姻家庭委員會副主任,婚姻家庭咨詢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專家,著有《讀懂男人心,樂享好婚姻》)

(責編:李軼群、楊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