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涼了再放冰箱?好多小習慣可能都錯了
生活里,我們總有很多習以為常的小習慣。這些小習慣看似很健康,但其實未必是正確的。比如:在外吃飯前一定要用開水燙餐具;剩飯菜一定要等放涼了再放冰箱冷藏;洗干凈的筷子一定得是頭朝上放;鍋洗好后趕緊蓋上……這些習慣背后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今天就來幫大家一一弄清楚。
熱水燙餐具?
其實并不能消毒
許多人在外就餐的時候,習慣用熱茶或者熱水把碗筷都燙一遍,認為這樣可以殺菌清潔。尤其是廣東人,開水燙碗幾乎可以說是吃飯前的儀式。
的確,如果餐具沒有充分清洗和殺菌,或者清洗殺菌之后有二次污染,那么就有可能會存在一些致病細菌。但是殺菌消毒,并不是“燙一燙”這么簡單。
想要靠加熱來殺滅細菌,一般而言,至少需要七八十攝氏度,并保持幾分鐘。而餐廳提供的熱茶、熱水也就是七八十攝氏度,倒在涼的餐具里,溫度立刻降低,通常會降到五六十攝氏度,對于細菌來說,早就沒有什么殺傷力了。
當然,用水涮一下餐具,多少會有一些細菌跑到水中被倒掉。但這跟水熱不熱沒有什么關系,就是簡單的清洗。
還有人用熱水燙餐具是出于沖掉殘留洗滌劑的想法,不過這也沒什么用。第一,只是用水簡單沖洗,去除率不高,依然會有殘留;第二,正常清洗的餐具,洗滌劑殘留不多,并不會有危險,用水沖可能也只是白沖。
所以,用熱水燙餐具并不會有很明顯的效果,指望這個,還不如找個靠譜衛(wèi)生的餐廳。
飯菜放涼了才放冰箱?
其實更容易導致細菌滋生
家里做飯做菜難免會有剩余,大家自然都會放到冰箱里。什么時候放合適呢?坊間一直說,飯菜要放涼了才能放冰箱,要不然冰箱會壞。其實,這個完全是誤解,而且等飯菜放涼了再放冰箱,還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滋生。
飯菜炒好后,當溫度開始下降,細菌就已經(jīng)開始“入駐”了。研究發(fā)現(xiàn),當食物的溫度降到60℃,就有細菌開始生長;溫度降到40℃-30℃,細菌們會很愉快,旺盛繁殖;而降到7℃,大多數(shù)細菌消停下來,進入休眠狀態(tài)。只有將食物快速冷卻至7℃以下,才有利于抑制細菌的繁殖,讓食物更安全,這就要求我們盡快把食物放入冰箱里面。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也建議,食物在室溫下的存放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
至于很多人擔心冰箱會壞,其實大可不必。現(xiàn)在的冰箱制冷效率大大提升,雖然熱菜放冰箱會稍微增加冰箱負擔,也會多耗一點點電,但都在冰箱的正常運行范圍內(nèi)。與其讓細菌滋生導致食物壞掉,多花這點電費并不可惜,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一份剛剛烹飪完并準備儲存的食物,為了防止細菌滋生,最好的辦法是做熟盛出來裝好后,就立即放冰箱冷藏室保存。如果你實在是想放涼一會兒,當飯菜溫度降到不燙手的程度,就趕緊放冰箱吧。
筷子頭朝上還是頭朝下放?
關鍵看存放條件
有說法稱,家里的筷子洗完后應該頭朝上比較好,這樣可以減少細菌滋生,如果頭朝下,筷筒底部由于剩水殘留,潮濕的環(huán)境容易使筷子滋生細菌。
的確,如果你用的筷筒底部無法漏水,把筷子頭朝下放是會更容易殘留細菌。但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家里用的筷筒幾乎都是底部中空,水分是可以漏出的,也就根本不存在水分殘留導致細菌滋生的問題了。
有科學試驗通過掃描顯示,廚房操作會導致細菌飛濺到四周,把筷子頭朝上放可能存在風險。比如,如果你把筷筒放在水池旁邊,經(jīng)常在水池旁邊洗菜、洗肉,就很容易導致食物、水分飛濺到筷子上面,尤其是用水大力沖洗肉類食物的時候。
所以,筷子頭朝上還是朝下放并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還是在于環(huán)境衛(wèi)生。只要注意衛(wèi)生,朝上或者朝下,甚至躺著放,都是沒有問題的。
對于日常家庭使用來說,不常用的筷子應儲存在干燥的環(huán)境里,以免滋生細菌。此外,應該時不時對筷子進行消毒,以免頑固細菌過多影響健康。
鍋蓋該敞開還是蓋上?
不用太糾結
還有人說,洗完的鍋,應該把鍋蓋蓋上,千萬不要敞開放,因為容易有細菌。
其實這個問題不用太糾結,關鍵還是看環(huán)境條件是否衛(wèi)生。如果廚房很干凈,敞開放也無妨。大不了大家下次用之前,用水簡單沖洗一下,畢竟炒菜的時候鍋都要加熱,就算有什么細菌,也都燒死了。如果放的地方環(huán)境不是很好,而且很長時間也不會用,那蓋上蓋子放就更有利于保存。(營養(yǎng)師阮光峰)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y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lián)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wǎng)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wǎng)健康 |
人民健康網(wǎng)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wǎng)健康衛(wèi)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