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特殊的自閉癥到底病根在哪
張 曄
自閉癥的發生可能是在基因易感的基礎上,在人1—3歲免疫建立的關鍵時期,由環境因素引起免疫紊亂和腸道微生態失衡,改變了胃腸道和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導致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癥,從而影響神經形成、遷移及突觸的建造。
——尤欣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
《美國自閉癥2020年報告》顯示,根據2016年的數據,每54名美國兒童中就會有一人患有自閉癥。
中國自閉癥群體多達1100萬人,其中自閉癥兒童有200多萬,而倒退型自閉癥是其中一種特殊的兒童自閉癥。
一類特殊的兒童自閉癥
相比先天性的自閉癥患兒,倒退型自閉癥患兒出生時一切正常,但在3—4歲(最晚不會超過10歲)時,這些孩子會突然出現交流障礙、情緒焦躁等問題。目前,倒退型自閉癥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發病率卻越來越高。
研究發現,倒退型自閉癥的發作大多是突然出現的,而在此之前,孩子們的語言交流、玩耍運動和情緒發展并沒有什么異常。
最典型的現象是,孩子開始還能夠用兩三個單詞交流,后來可能會完全停止說話。同時,還有可能出現社交和情感問題,比如以前很高興被擁抱,而現在則厭惡身體接觸,甚至還有一些孩子會產生幻覺。
小宇就是一名倒退型自閉癥患兒,他的母親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后頭兩年基本正常,能說會唱,但是到了3歲時“一天比一天不愛說話,后來就什么話也不說,還會咬人、敲腦袋,情緒特別不好。”
病因或為免疫因子影響神經系統
專家認為,自閉癥不只是一種心理問題,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自閉癥至今病因不明,而倒退型自閉癥患兒發病前后判若兩人,更是讓臨床醫生感到十分棘手。
目前,科學家對倒退型自閉癥的成因,大多傾向于后天因素,即孩子受出生后所生存的環境影響。
人腦擁有上千億個神經元,這些不斷發出電信號的神經元組成密密麻麻的網絡。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主要靠突觸連接。許多自閉癥孩子的神經突觸異常,造成他們聽覺、觸覺、嗅覺以及情感、認知障礙。“孩子出生后的頭幾年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由于患兒免疫系統紊亂,參與神經發育的大腦免疫細胞也易于出現紊亂,從而影響到神經系統發育,造成突觸連接異常。”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高原青說。
其實,這種異常不僅可能源自患兒本身,也有可能來自母體。一項在丹麥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自閉癥的發生與孕期感染有關: 當孕婦在孕期感染風疹,影響到免疫系統,最終就會導致8%—13%的嬰兒在出生后患上自閉癥。
新發病機制假說有助干預治療
“2006年,我在臨床中發現,伴有哮喘的自閉癥孩子在治療哮喘的同時,自閉癥也有所好轉,有不少孩子已經能夠正常地上學了。”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許鵬飛認為,食物過敏、哮喘和自閉癥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尤欣介紹,大多數自閉癥患兒(有研究報道稱高達90%)并發消化道癥狀。對此,尤欣提出一個新的自閉癥發病機制假說:自閉癥的發生可能是在基因易感的基礎上,在人1—3歲免疫建立的關鍵時期,由環境因素引起免疫紊亂和腸道微生態失衡,改變了胃腸道和血腦屏障(它就像一層緊密的薄膜,可以阻止許多血液中的危險因子進入大腦)的通透性,從而導致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癥,影響了神經的形成、遷移及突觸的建造。
東南大學副教授周東蕊通過動物實驗發現,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對免疫系統影響極大。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在腸黏膜中有許多免疫細胞,比如B細胞、T細胞、DC細胞等。“它們常常需要在腸道微生物或其代謝物的激活下,才會正常工作。”周東蕊說,腸道微生態發生失衡后,多種免疫細胞可能得不到刺激,這將導致機體免疫失衡。
在研究中周東蕊發現,環境清潔度對腸道微生態有較大影響。為了進一步研究是哪些環境因素影響了腸道微生物,她將環境中大量的微生物分離出來,對小鼠進行干預。結果發現,單純的增加環境微生物對小鼠腸道微生態影響較小,而喂食滅菌土的小鼠免疫力明顯高于對照組。
“所以我們認為,土壤是多種益生菌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周東蕊說。她帶領研究小組與許鵬飛合作,用傳統中藥“伏龍肝”(灶心土)與其他中藥配伍,近3年對1000多例病人進行干預,對倒退型自閉癥、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蕁麻疹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自閉癥代表了一大類特殊疾病,對它的深入研究開啟了“腸腦軸”的醫學新時代。周東蕊表示,目前的工作還在不斷的探索中,但是她堅信,倒退型自閉癥是可以干預的。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