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av东京热无码专区免费,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人民網健康·生活

創新篩查手段,優化篩查策略

讓癌癥早篩下沉到更多家庭

本報記者 熊 建

2021年04月20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癌癥報告》,2015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約為392.9萬例,平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癥;死亡病例數約為233.8萬例,平均每分鐘有4.5個人因癌癥失去生命。

  4月15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國家癌癥中心早診早治辦公室作為學術支持的“中國癌癥早篩日”啟動會在北京舉行。

  “慢病防控不能慢,一定要抓早抓好。腫瘤防治,早篩先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在啟動會上說,“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依然是我國主要的惡性腫瘤。這幾個癌癥有一個共同特點——發現的時候大多是中晚期,而治療中晚期癌癥的花費更高,五年生存率更低。如果這些高發的惡性腫瘤能夠在早期就被發現,將預防工作前置到社區、家庭,相信我們離‘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將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的任務更近了一步”。

  早期干預,能實現超90%的生存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結直腸癌發病率翻了3倍,上升為中國高發癌癥中排名第二的殺手。

  “預防腸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早期篩查過程中發現腸息肉,讓患者在腸癌惡化前的5—10年通過微創手術切除病灶。”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說。

  美國20世紀80年代推廣結直腸癌篩查的經驗表明,10年中對50歲以上人群進行腸鏡檢查,參與比例從2000年21%提升到了2015年60%,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趨勢。

  “結直腸癌有三個特點——早期癥狀不明顯、干預窗口期長、早期干預生存獲益良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說,“早期結直腸癌常常缺乏特異性癥狀,隨著疾病進展,才會出現腹脹、腹痛等腸梗阻癥狀,甚至便血等癥狀。同時,結直腸癌的發展期長,從增生性病變到腺瘤、癌變、臨床期癌以致晚期腫瘤,大約需5—10年時間,有足夠的篩查、預防機會,如果在早期得到干預,能夠實現超90%的生存率。因此,結直腸癌是最應該、最適合、值得推廣篩查的癌種之一。”

  讓腸鏡檢查成為腸癌篩查最后一個關口

  “我們曾在2019年做過一篇《腸鏡檢查排隊最久一年半!》的報道,當時記者走訪、調查北京多家三甲醫院發現,在北京做腸鏡檢查特別是無痛腸鏡,等待時間少則數月、多則半年,最長甚至需要等待一年半。”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總編輯孟憲勵說,“如果讓老百姓都去預約做腸鏡,全國各級醫院的腸鏡設備存量及醫護人員數量短時間無法配合上。很希望有創新的篩查手段、更合適的篩查策略能夠緩解供需矛盾。”

  哪些人群需要做結直腸癌的篩查呢?什么樣的篩查手段和策略是科學的呢?

  “可以先將人群分層,分別采用適合自己的篩查方式,引導老百姓精準就醫,讓腸鏡檢查成為腸癌篩查的最后一個關口。”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說,“首先要了解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自40歲開始,進行結直腸癌風險評估,明確風險等級。如果屬于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參加結腸癌的篩查,可以根據情況選擇結腸鏡、便潛血檢測、腸CT結腸成像以及多靶點糞便FIT-DNA等篩查手段。如果有相關遺傳性疾病,篩查開始時間要進一步提前。”

  中國自主研發的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得到了《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0,北京)》的推薦,明確非侵入性的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為腸癌早篩的重要手段之一。

  該項技術經大規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冊臨床試驗驗證,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其對結直腸癌的靈敏度(95.5%)和進展期腺瘤的靈敏度(63.5%)均高于通過美國FDA審批的非侵入性結直腸癌篩查檢測Cologuard。

  2020年1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諾輝健康旗下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注冊申請,并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其適用于“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

  癌癥管控應從三個戰略層面上加強

  有專家說過,對于篩查來講,技術是放在第二位的,第一位是大家愿意去做。只要愿意去做,哪怕再差的技術都能幫助發現問題。

  “常衛清解決了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用戶在自己家里衛生間取便,寄出去5天后,檢測結果如果是陽性,客服人員會給你打個電話說明到底哪里有問題;如果是陰性,就發一個短信告訴你沒有問題。”諾輝健康執行董事兼CEO朱葉青說,“我們不僅要通過居家檢測的便捷服務幫助癌癥早篩下沉到更多的家庭,也要全力支持科普工作,用癌癥早篩的科學認知消除人們對癌癥防治的誤區。”

  “攻克癌癥是一個系統工程、戰略工程。癌癥的管控應該從三個戰略層面上加強,即國家、社會和個人。”王錫山說,在國家層面上,應做到戰略上“關口前移,預防為主”;在社會層面上,包括醫院、學會、協會以及媒體在內的各個社會部門應當齊心協力,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做到“專科醫生同質化,病人治療規范化”;在個人層面上,呼吁和號召公眾珍愛健康,提高每個人的防癌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責編:張文婷、楊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