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av东京热无码专区免费,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人民網健康·生活

關注抑郁癥患者 不能只靠藥物與醫生

羅廣彥

2022年02月23日08: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逾2.8億人罹患抑郁癥,其中,中國抑郁癥患者人數接近1億人。抑郁癥可能直接導致自殺行為,這是全世界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更令人擔心的是,目前無論是全球范圍,還是中國境內,抑郁發病增長速度明顯超過人口增長速度,有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抑郁癥病例就猛增28%,如何遏制全球性的抑郁癥危機,是一項重要的公眾議題。

  近日,據澎湃新聞報道,《柳葉刀》發表《柳葉刀-世界精神病學協會抑郁癥重大報告:對抑郁癥采取聯合行動的時候到了》,該報告由全球各地的25名專家聯合完成。報告指出,沒有任何一種身體疾病像抑郁癥那樣常見、帶來如此巨大的負擔,卻完全可以治療,但它卻很少得到政策關注和社會資源。研究者們坦承,抑郁癥單純靠衛生系統的努力無法解決,緩解、治愈抑郁癥需要整個社會共同的幫助。其中的中國作者、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肖水源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抑郁癥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單純依靠衛生系統是解決不了的。”

  不能只靠衛生系統解決病癥,聽起來匪夷所思,治病不靠醫生還能靠誰?其實,雖然抑郁癥不是傳染病,但聯合行動的道理卻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十分類似。如果只靠醫護人員治病,沒有政府和社會大眾攜手做好預防、宣傳、檢查、善后工作,其勢頭很難得以遏制。

  在預防層面著手,是降低抑郁癥發病率最有效的手段,而這也是衛生系統無能為力的首要原因:大部分預防措施都在衛生機構之外進行,這正需要國家與社會的助力。青少年是抑郁癥高發人群,可能影響終身。2020年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家暴、校園霸凌、學業壓力等更深層的社會問題,是直接引發青少年抑郁癥的主要因素,而這些都是醫學以外事務。學校可以通過引入社會工作者為青少年的精神困惑提供幫助,觀察青少年是否遭受家暴或校園暴力;政府則應細化相關法律條文,向青少年提供司法保護。當青少年不再被這些不良因素影響時,罹患抑郁癥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即使有抑郁的癥狀,他們主動向師長尋求幫助的可能性也會上升。

  抑郁癥讓醫生束手無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患者根本沒有走入醫院接受治療。據統計,在高收入國家,約一半的抑郁癥患者未得到診斷或治療,而在中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則達到80-90%。此前有報道指出:我國抑郁癥患者僅有3.6%接受過精神科專科治療。如此觸目驚心的數據,提醒我們關注抑郁障礙患者群體的痛苦與無助。

  患者拒絕尋求醫療幫助,主要是因為社會大眾對抑郁癥了解不足。一方面是對其癥狀及治療不了解,當患者自己出現軀體癥狀,如容易疲勞或食欲不振時,不會想到尋求精神科的醫療幫助,身邊的親友也不會提醒與抑郁癥有關;另一方面是對抑郁癥的污名化與社會歧視,不少人將抑郁癥癥狀與患者的個人素質聯系在一起,指責其心理脆弱、“玻璃心”,因此才會患上抑郁癥,使得患者寧愿忍受病痛也不愿意尋求醫療幫助。

  要提升大眾對抑郁癥的了解,首先需要普及抑郁癥的相關知識,這不能只靠醫生與研究人員的努力,同樣需要政府與社會聯手協作。政府需要加強精神衛生法的實施,保護抑郁癥患者的就業、隱私等合法權利,杜絕對該群體的歧視,讓就診患者沒有后顧之憂;在社區、工作場所、網絡空間等領域,社會力量也應以各種方式宣傳抑郁癥知識與就診指南,讓有需要的人得到相關信息,鼓勵患者就診;社區衛生中心可以依照相應規范,招募低成本的非專業人員,為精神科方面提供初步的咨詢與就診指導。據有關研究顯示,這不僅可以解決精神衛生人員的嚴重短缺,同時能夠降低患者的就診成本,更重要的是,當抑郁癥就診普遍且方便時,患者的恥辱感會顯著下降,他們會更愿意去醫院精神科就診。

  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抑郁癥患者得到足夠的治療,他們很可能得以康復。但他們需要的不僅是醫生與藥物,更需要法律和社會大眾的支持、關心與保護。

(責編:孫紅麗、楊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