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孫紅麗
【編者按】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進入2022年,處于市場一線的眾多企業如何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基調上乘勢而上、奮勇前進?今年兩會,來自產業前沿的代表委員紛紛圍繞經濟民生話題踴躍建言。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受訪者供圖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養老需求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建設能夠提供全方位養老服務供給、滿足多層次養老需求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苯眨珖舜蟠、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時表示,應扶持機構養老服務模式的快速發展,提升我國養老服務能力,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提供資金和財稅支持 鼓勵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預計會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我國老齡化程度加劇,市場需求巨大,但是養老服務供應嚴重不足。訪談中,肖偉表示,社會養老需求不斷擴大,需要動員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目前國內雖然有一些企業已布局養老產業,但由于投入大、回報低,投資周期長,無可復制的成熟模式,極易挫傷企業積極性,不利于養老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他認為,應加大對養老產業的扶持力度,一是建議降低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成本,可以從稅收上給予優惠,對新建政府重點養老項目可以從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征收上予以優惠;二是對養老機構的建設及運營給予補貼;三是鼓勵金融機構給以支持,提供低息、免息和中長期貸款,幫助機構建設與運營。
建設“醫康養護”融合型機構 提升“養老獲得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養老模式出現多元化,如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社區志愿者互助性養老等,豐富了我國養老產業的生態。肖偉認為,這些多元養老方式中,機構養老具有基礎設施健全、服務內容專業、健康保障安全等優勢,將會是我國未來養老體系的關鍵支撐及主流模式,幫助指引他們產業升級具有深遠意義。
肖偉提出,養老機構應向“醫康養護”融合的新型養老機構轉型,提供集養生保健、醫療、康復、護理于一體的一站式養老服務。鼓勵機構將中醫藥的“治未病”理念、養生技術、保健方法和康復治療融入到養生養老服務實踐中。支持將此類養老機構中設立的門診部納入當地醫聯體、康復中心納入當地三級康復分級診療體系,優先將養老機構設立的門診部、康復中心、護理院等納入醫保定點支付范圍,徹底打通養老和醫療脫節的癥結,讓老人在養老機構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及醫保待遇,提升養老獲得感。
加快養老服務人才培養 保障“老有所安”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如何打通養老“最后一公里”,讓“老有所安”?在肖偉看來,應加速對養老機構專業人才的培養,對養老人才培育培養進行頂層設計,拓寬養老護理人才的職業發展前景。
同時,他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開展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和資格認證,對已在職在崗人員開展定期技能培訓與業務水平學習,對養老管理服務人才要進行職稱評定,強化專業化、多元化培養;二是推動校企合作,促進養老機構與院校建立定向培養模式,對實施產教融合、開展養老管理服務人才專業化培養的機構予以適當的財政支持;三是為從業人員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對養老機構引進專業養老管理服務人才的補貼力度,以減少人員流失;四是鼓勵執業醫師依法到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多點執業,加快養老機構人才資源的共享互通。
“對話企業家·建功新時代”系列報道:
蔡金釵委員:推進創新發展 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營養健康食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