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相對于居家養老而言,具有更大的物理空間和更多的服務項目;與機構養老相比,具有更近的物理距離和關系距離。根據國際經驗,各養老模式中,居家養老是一種基礎方式,社區養老是主要的依托方式,而機構養老僅為一種補充方式。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居家養老有向社區養老轉移的趨勢。在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老年撫養比的快速提升,社區人口密度的不斷加大,以及老齡人口需求的多樣化,客觀上都要求社區養老建設加快進度。
目前,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供給嚴重滯后于日益增長的需求,有以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很多社區對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的預留空間不足或缺乏相關的規劃安排。二是政府還缺乏對社區養老機構的規劃引導、發展支持和規范管理的系統性政策措施。三是人力資源方面,社區養老專業化人才隊伍缺乏。養老護理工作苦累臟,人員工資待遇偏低,導致養老護理員招聘困難。四是社會力量參與不足。養老服務投入大,回收周期長,運營風險較高,在缺乏政策引導的條件下,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不高。目前國家政策支持偏重于“公建設施”,對民辦機構鼓勵支持力度有限。五是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缺乏規范化服務標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項目總體較少,創新服務產品不多,服務手段落后。
破除社區養老面臨的這些瓶頸,實施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
一是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社會、政府和市場的多方配合機制。政府要發揮引導、協調和組織作用,合理規劃社區養老服務產業,建立有效監管機制。要優化市場環境,建立引導補貼機制,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積極性。
二是根據社區特點,推廣退休之家、托老中心、互助養老、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的社區養老模式。
三是完善社區養老基礎設施。社區要設置適合老年人活動的場地、設施和器材。新開發的居住區要規劃到位,老社區要通過“改建、擴建、整合”的方式彌補不足。
四是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向社區延伸。要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老年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與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推動醫療、養老資源結合,構建養老、照護、康復、臨終關懷服務相互銜接的服務模式。
五是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數字化。整合現有人口計生管理系統、養老機構服務信息等多方資源,以社區為單位,為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服務繳費等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促進養老資源與養老服務需求有效銜接。
(作者為重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12日 17 版)